?
《天下無賊》中黎叔有句名言:“21世紀什么最貴?人才!”什么是人才?歷史以來有各種各樣的論述,時代不同,人才的標準也不盡相同,可謂是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漢代的《素書》認為:“德足以懷遠,信足以一異,識足以鑒古,才足以冠世,此則人之英也;法足以成教,行足以修義,仁足以得眾,明足以照下,此則人之俊也;身足以為儀表,智足以絕嫌疑,操足以厲貪鄙,信足以懷殊俗,此則人之豪也;守節而無撓,處義而不怒,見嫌不茍免,見利不茍得,此則人之杰也。”《尚書》中有這樣一段話:“任官唯賢才,左右惟其人,臣為上為德,為下為民,其難其慎,惟和惟一”。縱觀古人之論述,雖多如繁星,但核心內容其實只有一個,也就是“德才兼備”者即人才。
然而一個人是不是人才,不光是看他是否有多高的道德修養,也不是看他是否有多淵博的知識,而是要看他是否能把自己的德行與才智充分發揮,恰當運用,做好要做的事情。也就是說,能成事者即人才。神龍氏,不嘗遍百草,難恩澤萬世;堯舜,沒禮讓賢者,難流芳千古;諸葛亮,僅躬耕于南陽,茍避身于亂世,何來三分天下?一個人,雖有脫俗品德,出眾才質,但如果清高而避世,侍才而傲物,或眼高手低,大事做不來,小事不想做,最終難成大器,也就算不得人才了。
當然,事情并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。這得取決于幾個條件,一是正確地做事,二是做正確的事。正確地做事,是一個方法問題;做正確的事,是一個方向問題。只有正確地做正確的事,事情才有可能做好。正確的事情,不正確地做,輕則勞民傷財,收獲寥寥;重則南轅北轍,事與愿違。就如馬謖之守街亭,陣失人亡。而正確地做不正確的事情,輕則失之毫厘,繆以千里;重則損人不利己,禍國又殃民。就如岳飛之與秦檜,秦檜本也有才,出身狀元,滿腹詩書,并始創了宋體字,但因做事正確與否,一個永垂青史,一個遺臭萬年。
世事能成功與否,除了上述因素外,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,那就是要正確的人去做。“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”,人作為個體,在生理、心理、能力等各方面千差萬別,不可能完美無缺,都各有短長,但用之得當,人人都是人才。清人顧嗣協寫過一首詩:“駿馬能歷險,力田不如牛。堅車能載重,渡河不如舟。舍長以就短,智者難為謀。生材貴適用,慎勿多苛求。”歷險用馬,力田用牛,這是盡人皆知的常識,但不知其中隱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,就是任何事情,只有正確的人去做,才有可能做成。如姚明打籃球,能打得風生水起,反之,如果讓他去打乒乓球,肯定就勉為其難。
曾有個企業很善于用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。它讓愛吹毛求疵的人去當產品質量監督員,讓謹小慎微的人去當安全生產監督員,讓喜歡斤斤計較的人去參加財務管理,讓愛道聽途說的人去當信息員,讓性格開朗、愛好交際的人去當銷售員,結果,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,大家各盡其力,企業效益倍增。
當今社會,很多人在感慨人才難得的同時,也有很多人在那抱怨懷才不遇。事實上,懷才不遇是個很古老的話題。孔子懷才不遇,朝秦暮楚;屈原懷才不遇,情斷汨羅;賈誼懷才不遇,遺恨長沙;李白懷才不遇,千古絕唱。古人出現懷才不遇的事是可以理解的,畢竟當時讀書人也就當官一條出路。與古代相比,當今社會卻有了廣闊的才能施展空間。如果總抱怨自己懷才不遇,那肯定是沒什么真正才能,只是為了把責任推卸到別人的身上,給自己一個心理上的慰藉。
國學大師翟鴻燊有個十分形象的比喻:“懷才和懷孕是一樣的,只要有了,早晚會被看出來。有人懷才不遇,是因為懷得不大。” 事實證明,懷有真才實學的人,就像是放在沙袋里的錐子,隨著時間推移,總會有展示自己的才華、實現自己抱負的時候。北大畢業生陳生,即便賣豬肉,也能成億萬富翁。可謂是“七十二行,行行出狀元”。
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,實際上,實踐也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。德也好,才也好,如果不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,就是一個難以琢磨、難以把握的抽象概念。德、才是人才的內容,而所做的每一件具體事情是其外在表現形式。內容需要通過形式表現出來,內容沒有了表現形式,也就失去了意義。因此,一個人再有水平、再有能力,如果沒有通過一件件成功的事例來體現,那也只是一句空話,最終只能是“祗辱于奴隸人之手,駢死于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”了。
想做人才,須從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開始。能成事者,即是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