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,蘊含著強大的力量;信念,指引著追尋的步伐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談到:“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,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,不惜流血犧牲,靠的就是一種信仰,為的就是一個理想。”
中國共產黨人,以理想信念為“精神鈣質”,艱難困苦、玉汝于成,追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“精神密碼”。十八大以來,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 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,再到全面開展的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……理想信念集中“補鈣”,8800多萬共產黨人不斷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。
“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。”堅定的理想穿越歷史的榮光,照亮在每個共產黨人的心田,匯聚成實現“中國夢”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“溫水煮青蛙”警醒黨員干部 理想信念要擰緊“總開關”
“你們都知道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?”
習近平曾用4個半天時間在河北參加省委常委民主生活會紀實,他一邊聽一邊記,不時插話詢問。
“溫水煮,青蛙不知不覺就死去了。一個人也是如此,職務升遷了,生活變好了,信念就可能慢慢消失了。如果你自己不去自我警醒,我們作為一個黨不能去自我警醒,那么誰還能叫醒你呢?”
這則家喻戶曉的典故引出的歷史性一問,意味深長。習近平用“溫水煮青蛙”告誡黨員干部警惕理想信念的動搖與喪失。
“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,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。一個政黨的衰落,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。”改革進入“深水區”,多元思想互相碰撞,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,習近平作出重要論斷。
他強調,堅定理想信念,切實解決好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這個“總開關”問題。“總開關”問題沒有解決好,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、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。
回顧習近平的自身經歷,對于“理想信念”的思考從青年時期便開始扎根。當年,年僅15歲的習近平到陜西梁家河村插隊,他和村民們一起住窯洞、干農活,挑糞拉煤、攔河打壩,度過了7年艱苦的上山下鄉生活。
習近平在《我是黃土地的兒子》一文中寫下:“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晌是相當深的,形成了一種情結叫‘黃土情結’。在遇到困難時想到這些,就會感到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。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,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,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。否則,環境再好照樣會走錯路。”
多年之后,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長晚宴上演講時,仍回憶起那個時刻。“年輕的我,在當年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,不斷思考著‘生存還是毀滅’的問題,最后我立下為祖國、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。”
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將黨的思想建設提到極其重要的位置,多次重要講話中把“理想信念”放在首要位置闡述,并有著令人極其印象深刻的鮮明表達。
2012年11月17日,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。
習近平首次提出,“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‘鈣’” 。他形象地說,沒有理想信念,理想信念不堅定,精神上就會“缺鈣”,就會得“軟骨病”。
“巧用一個字,就把‘理想信念’這個抽象的概念形象化,拉近了與每個人的距離,加深了對堅定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認識。”中央黨史研究室辦公廳副主任王相坤撰文評論。
2016年7月1日,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舉行。
“革命理想高于天。”習近平在講話中七次提到“理想信念”。他用堅定有力的語氣宣告:“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,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。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,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。”
當下,如何堅守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,如何為理想信念集中“補鈣”?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,三年多的時間里,始終擰緊理想信念的“總開關”,激濁揚清,固本培元。
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對作風之弊、行為之垢進行大排查、大檢修、大掃除;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,加強黨性修養,作風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;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,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。
作風建設一直在路上,思想建設始終緊抓不放。一次次理想信念的集中“補鈣”“加油”,扶正祛邪,強筋壯骨,練就共產黨人的“金剛不壞之身”。
“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” 在傳承中實現“中國夢”
“母親在屋外喊:‘紅糖夠不夠,要不要我再給你添些?’兒子應聲答道:‘夠甜,夠甜的了!’誰知,當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,卻發現兒子的嘴里滿是墨汁,紅糖卻一點兒也沒動。原來,兒子竟然是蘸著墨汁吃掉粽子的!
他叫陳望道,他翻譯的冊子叫《共產黨宣言》。
墨汁為什么那樣甜?原來,信仰也是有味道的,甚至比紅糖更甜。正因為這種無以言喻的精神之甘、信仰之甜,無數的革命先輩,才情愿吃百般苦、甘心受千般難。”
這則講述陳望道的故事,刊登于《人民日報》的《信仰的味道》,打動了無數人,引發了人們對理想信念的深入思考,勾起了對革命先烈“愿消天下蒼生苦”為理想而獻身的無限追憶。
回眸習近平考察革命圣地的“紅色足跡”,十八大以來,遍及河北西柏坡、山東沂蒙、福建古田、陜西延安、貴州遵義、江西井岡山等革命老區。
2013年7月,河北,西柏坡。站在九月會議舊址前,習近平神色凝重,目光穿越歷史。他表示,西柏坡我來過多次,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,帶著許多思考走。他談到,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,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。“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,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。”
2016年2月,江西,井岡山。在陳列室和忠魂堂,習近平對著開國元勛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凝望。他指出,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,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。“今天,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,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、實事求是闖新路、艱苦奮斗攻難關、依靠群眾求勝利,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。”
重走紅色革命路,也成為許多年輕人青睞的出行路線。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,三位年輕人歷時11天,跨越5省區,行程1.4萬里,用腳步去感知先輩們的無畏、犧牲和信念。通過這樣的追尋,他們透徹理解了“堅定的信仰會讓人無所畏懼”,他們深刻感受到“不要忘了來時的路,不能忘了遠去的人” 。
從中共“一大”到 “十八大”,中國共產黨,這個成立時只有幾十人的黨,從嘉興南湖紅船出發,沖破黑暗籠罩,用了不足百年的時間,將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建設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。而中國共產黨,也已經成為一個擁有8800多萬黨員、在一個13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大黨。
《復興之路》展覽廳,一幅幅圖片,一張張圖表,一件件實物,一段段視頻,把人們帶回了近代以來跌宕起伏、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。習近平在參觀時指出,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,都有自己的夢想。“現在,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,我以為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。”
2005年8月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“之江新語”專欄寫下:“堅定理想,就是共產黨員既要有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,又要有為今天的事業而獻身的精神”。“中國夢”作為“今天的事業”,作為共產主義理想的階段性目標,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當前最樸素的理想信念。
“石可破也,而不可奪堅;丹可磨也,而不可奪赤。”面對夢想路上的荊棘和坎坷,黨中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,中央深改組成立以來,召開28次會議,審議172份改革文件。只有不斷堅定理想信念,遇到困難,不畏懼、不妥協退縮,才能凝聚起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。
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國家有力量。此刻,傳承紅色基因的共產黨人,懷揣著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將堅定的信仰書寫在復興之路上。
“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” 在擔當中樹立理想信念標桿
冬日的山城,寒氣中和著絲絲暖意。
習近平今年1月在重慶調研,“理想信念”的建設是他特別強調的問題之一。
“不能把理想信念只當口號喊,嚴格紀律規矩必須架起高壓線,依法辦事才能正確用權,求真務實要經得起歷史檢驗。”習近平指出,領導干部要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,樹立起讓人看得見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標桿。
俗話說,光說不練假把式。理想信念的堅守不僅僅是一個認識問題,更是一個實踐問題。一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,體現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不含糊、不退讓,體現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能否不隨波逐流,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細微的舉動。
實際工作中,無論是順境,還是逆境,對理想信念的堅守都離不開行動上的擔當。
習近平曾多次“點贊” 一位縣委書記。2015年1月12日,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講到,“我經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,他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辦事,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是‘先祭谷公,后拜祖宗’。”
什么樣的領導干部能被當地百姓奉之為“公”?
正是因為谷文昌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,當組織要求他去條件艱苦的東山時,他能無條件服從。以“不制服東山風沙,就讓風沙把我埋掉”的決心,帶領當地群眾戰風沙、斗干旱,種下一片木麻黃。
正是因為谷文昌有著行動的擔當精神,谷文昌冒著政治風險,提出把“敵偽家屬”改為“兵災家屬”的建議,對這些家屬,政治上不歧視,經濟上平等對待。一項德政,贏得十萬民心。
反之,缺乏擔當精神的理想信念,就會造成精神上的“缺鈣”,犯上“軟骨病”。《人民日報》曾刊發評論,尖銳地批評:“一些人沉溺于眼前的物質享樂,拋棄了遠大理想,開始追求特權、貪圖享受,把奉獻、利他的精神,和日益富足的生活條件對立起來;一些人精神空虛,熱衷于算命看相、求神拜佛;一些人信念動搖,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的幻想,開始心為物役,信奉金錢至上、名利至上、享樂至上。”
缺乏擔當精神的理想信念,還會導致“為官不為”現象的產生,“懶政”、“怠政”,在其位不謀其政,不思進取、碌碌無為,貽誤發展時機。對此,200多個中央單位和省區市列出“懶政”、“怠政”具體表現,對“為官不為”亮劍,對“廉而不勤”問責,逐項深入整治。然而,從根本上講,加強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乃是治本之策。
“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。”思想是行動的先導。推進理想信念建設,要在思想和靈魂上動手術,往思想熔爐中持續添火,打好信念之鐵、煉出意志之鋼;加強理想信念建設,要持續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,不斷培植精神家園,強化政治意識、大局意識、核心意識、看齊意識。
只有將“四種意識”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,才能真正轉變為全黨的自覺行動,不斷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、落地見效。
習近平曾說:“我們黨現在已經90多歲,馬上要進入百年了。一個政黨,如一個人一樣,最寶貴的是歷盡滄桑,還懷有一顆赤子之心。”這顆赤子之心,源自理想,源自信念。
國內學者指出,中國的輝煌與共產黨人堅定的信念分不開;國外友人贊嘆,中國共產黨不是一個普通的黨,而是一股“思想颶風”。
行程萬里,不忘初心。走得再遠、走到再光輝的未來,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,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。今天,中國共產黨人,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撐起行動的風帆,正昂首向前再出發。